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彩火山喷发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水彩火山喷发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球最南端的火山口?
南极洲上的一座活火山——埃里伯斯火山,海拔3794米,是地球最南端的火山。
埃里伯斯火山地处罗斯海西南的罗斯岛上,是一座奇特的火山,火山基座直径约30千米,主火山口呈椭圆形,直径五六百米,深约100多米,四壁很陡,山体和富士山相似,并且火山里面有一个已形成多年的熔岩湖。 在1900年和1902年,埃里伯斯火山都曾有过火山活动,约800米的喷火口,深300米,且其内外的喷气孔随时将会喷发。
另有两个硫黄储量大的熄灭的喷火口。英国南极探险家,航海家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等人,于1841年1月9日,乘着他们的***海军“埃里伯斯”号和“坦洛”号航船进入罗斯海的辽阔水域。 三天后,一座最高峰海拔2438米,壮观无比的山脉展现在他们眼前。该山被罗斯称为阿德默勒尔蒂山脉。
他们顺着山脉的方向继续南行。1841年1月28日,他们目睹了“一座处于高度活跃状态的巨大火山”,他们把这座火山取名为埃里伯斯火山,还命名了地处其东的一座较小死火山锥,称为坦洛山。 英国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于1907到1909年,一行6人在尼姆罗德(尼姆罗德是一座亚述古城)探险期间,在一个50岁的埃克沃思•戴维教授率领下,首次攀登上了埃里伯斯火山。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等人,又于1908年5月10日,到达了3794米高的顶峰。 他们在那里发现火山口,直径805米、深274米,底部有一个小熔岩湖,至今该湖依旧存在。埃里伯斯是世界仅存的,拥有历史久远的熔岩湖的三大火山之一。不仅仅是地质学家被吸引。为给埃里伯斯火山拍摄各种色调的照片,现代探险家也挡不住该山的诱惑。不过,早期的探险家却只能用水彩画演绎这里的美景。
参加过两次斯科特号船探险的医生和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作品当属这些画中的佼佼者。高耸于该山两侧的特拉姆威山脊让植物学家们产生了特殊的兴趣,那里火山的喷气孔区的暖湿地上有着丰富的植物。
目前,对任何一个到该地区旅游的游客来说,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都像一座灯塔。 毋庸置疑,对那些早期探险家和登山运动员来说,登上埃里伯斯火山算是一个挑战。
画油画一定要画草图吗?
油画,宛如乐器中的钢琴,王者气息呼之欲出。
究其原由,大概因为几乎所有大师最重要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油画,油画由此步入神坛,成为西方绘画的代表。
油画重写实,亦可写意。油画可以表现惟妙惟肖的真实感,也可以表现宣泄情感的抽象画。根据表现内容的不同,油画的作画方式也不相同。
那么问题来了,画油画一定要画草图吗?
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是需要画草图的,甚至不能称为草图,因为一点也不潦草。画家为了表现精确的造型,往往先画一张素描,然后在素描稿的基础上层层上色,叫作罩染法,文艺复兴时的画家基本上都是***用这种方法。
印象派画家作画时,直接把颜料涂抹在画布上,有时来不及调色,更不用事先打草稿,他们追求的是瞬间光线下急速的色彩变化。
抽象画往往都是一些歪歪扭扭的线条和一些奇形怪状的几何图形。抽象画表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即性喷发的,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一般也不会画草图。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由于受到中国书法和非洲沙画的影响,他作画时,都是即兴把颜料直接泼洒在画布上。他要表现的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意识行为,所以根本无需事先绘出草图。
1草图: 草图的准备是创作的关键,草图的明确和成熟是作者思想情感,综合表述力和构图能力的集中体现,草图一定要把这张画的基本表情和形象的具体性确定下来。
2上画布: 一般可以把草图打格放大,以获得希望的准确和肯定,草图在正稿上放大之后再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和深入具体的充实,我希望在稿子阶段已经显示出明确的表达力。
3着色: 表达方式比较注重直接性,比较重观第一感觉,可以选择自己认为起关键作用的局部开始,这样第一笔颜色往往决定了整个作品的色影表情。
4总体调整: 这个阶段是十分关键的。需要比较大的耐心,这个阶段不容易像上个阶段那么有***,那是感情展开的阶段,较兴奋,但这个阶段一方面是补足画面的一些薄弱部分,另方面是努力使画面的每个部分都富于表情和感染力,有时在这个阶段也可出现十分令人兴奋的局面。
油画是以油彩颜料为媒介,进行作品创作的。 它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的画种。首先,它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比如,它可以无数次的覆盖,可以一遍一遍的画。其二,它的色彩鲜亮,饱和度强,不易变色。第三,它可以反复修改,有着很强的可塑性。特别是它不像水彩、水粉画那样干得快,一但画坏不易修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彩火山喷发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彩火山喷发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