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彩湿画法的好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水彩湿画法的好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中,王维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山中》是唐王维的诗,后两句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中“湿”用的好。告诉人们,上述景象并不是此时山景的全貌,此时山景的基本面貌,乃是由众多苍松翠柏等终年长青的树木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空翠”,即一望无际的空明的翠绿色。
诗人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周身被空明的翠绿所包围,山林间的空气本就湿润,而空明的翠色则仿佛已化作绿水洒落下来似的,虽然未曾下雨,却不由产生了衣裳被淋湿的感觉。在此,诗人通过一个似幻似真的“湿”字,巧妙地显示出山中“空翠”色彩的浓烈。
王维巧妙地运用通感,使景色灵动而有趣,着一个“湿”字,把视觉转化为触觉,将山色澄明、青翠欲滴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在这空寂清幽的翠色中,巧妙地装点几片红叶、几颗白石,色彩对比强烈,又相映成趣,构成一幅鲜艳明快的水彩画。
《山中》原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水彩湿分装和干分装有什么区别吗?
水彩湿分装和干分装是水彩颜料的两种不同形式。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1. 湿分装:湿分装是指水彩颜料以液体或半固体的形式存储在容器中。通常,这种形式的颜料已经被混合和稀释成可直接使用的状态,可以直接用刷子或者其他工具进行上色。湿分装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不需要额外添加水或混合介质。
2. 干分装:干分装是指水彩颜料以固体形态存储在盒子或管中。这种形式的颜料需要在使用前添加适量的水或其他混合介质来激活它们。通常需要在调色盘上搅拌颜料和水的混合物,并根据需要调整浓度。干分装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自由调节颜料浓度,并且保持较长时间的储存寿命。
选择湿分装还是干分装取决于个人偏好和绘画需求。湿分装适合那些希望快速上手、无需额外准备材料的情况下进行绘画的艺术家。而干分装则适合那些更喜欢自由调节颜料浓度,并对颜料的储存寿命有更高要求的艺术家。
字面意思,干分装就是干了的,湿分装就还是湿的。条件允许还是买湿分装,nicker干分装容易碎的盒子哪里都是小末末,并且对于蘸取也是湿分装更容易些[干分装可以用复活液令干分装表面回到湿的状态],厚涂[有覆盖力]也更推荐湿分装,干分装适合薄涂[没什么覆盖力,类似于透明水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彩湿画法的好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彩湿画法的好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