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新水彩鸟兽湿画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新水彩鸟兽湿画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刘继卣和刘奎龄是什么关系?
刘继卣先生1918年出生于天津一个丹青世家,其父刘奎龄是沽上以画飞禽、鸟兽、花卉、树木知名的画家,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诲,刘继卣先生很早就掌握了中国花草禽鸟动物画法。与前辈不同的是,在掌握传统画法的同时,他在18岁就进入天津市立美术馆,从刘子久先生学画山水,同时学习素描、水彩,用功学习和研究了西洋美术技法,并竭力将其与中国传统美术结合起来,使他的作品既有中国画的构图用笔和意趣,又有西洋画的透视光影和解剖依据,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扩展题材范围,为以后的连环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937年起,他已经开业卖画,举办个人画展,在天津也跻身于名家之列了。
刘继卣国画
刘奎龄是享誉近代画坛的著名画家,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各具其妙,尤其他的走兽画深为鉴藏家所喜爱。由于刘奎龄运用刘氏绝技撕毛法,使得动物栩栩如生,如鹿、犬、羊、马、虎、猴等,身上的皮毛极具质感。刘奎龄的绘画也有代笔,根据《刘继卣动物画集》记载,刘奎龄在四十八岁时,刘奎龄之子刘继卣为其代笔,刘继卣为父刘奎龄代笔作画时年仅十五岁。杨仁恺写道:“奎龄先生晚年之作,由于精力不济,继卣间或于个别处为其添笔赋色,多少具有西画笔墨情趣,非幕中人无从窥其隐秘。”事实证明,刘继卣为父刘奎龄代笔并非始于刘奎龄晚年,而是在刘奎龄中年就有。另外刘继卣为父刘奎龄代笔在初期是“添笔赋色”,但当刘奎龄晚年时,刘继卣就不是简单地“添笔赋色”了。
《闹天宫》(局部)
刘继卣早期动物画与其父刘奎龄极为相似,如出一辙。《刘继卣动物画集》中的《虎》等惟妙惟肖,得其真传。刘继卣虽是“刘派”传承人,但不墨守成规,而思变革。刘奎龄中年动物画属宫廷画派,用笔整饬,设色浓重。刘继卣在其基础上变为写意、大写意。虽笔墨恣肆,但不失法度。水墨酣畅,神形兼备,亦颇受鉴藏家所钟爱。
刘继卣人物画
隋炀帝三下扬州穷奢极欲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广第一次游览江都时,打造了一艘大船,这条船有四层,高度四十到五十尺,长二百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都用金玉装饰,下层为内侍居处,妥妥的一艘军舰。
隋炀帝杨广巡游时,每经过一个地方,当地的官员都要进献食物,老百姓都吃不饱,哪还有食物供应。
但官员们根本不管这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进献隋炀帝,已经到了穷奢极欲的地步,这样的行为,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杨广(569—618)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因为修建京杭运河、三下扬州而名传千古。
605年的八月十五,杨广第一次下扬州。穷奢极欲,船多,人多,耗费多,进贡多,美女多,行宫迷楼多。
韦庄诗:“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说的就是这件事。
龙舟之后的其他船只5000多艘。有浮景舟漾水彩舟、五楼船、三楼船、二楼船、朱鸟航、苍缡航、白虎航、玄武船、飞羽舫青、凫舸、凌波舸、黄篾舫、平乘、青龙艨艟、艚舟、八舴、舸舴、艋舸……等级分明。用来装载各地进贡物品以及后勤安保人员。
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们。仅拉船的纤夫就有18万人。
炀帝乘坐的龙舟体积庞大,长200尺、宽、高各45尺,像一座移动的水上宫殿。“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插满彩旗,非常壮观。船上有四层,最上面是皇帝办公和接见臣子的地方。中间两层用金玉装饰,是皇帝***和休息的地方。低层是妃嫔住所。
除了船上安保工作要做好。两岸一定要有骑兵们跟随龙舟护航。每天后勤保障皆要沿途百姓供应。“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辇,极水陆珍奇”,每天有十几万人伺候船队饮食。
青娥殿脚是干什么的❓是为隋炀帝牵羊拉纤拿花的美女。
1用美女牵羊。
于是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
每船100美女,一百只羊。羊不下船,臭气熏染。美女亦沾染羊膻味儿。
隋炀帝下扬州一共三次。
从规模上看,隋炀帝下扬州就跟迁都差不多。
这规模肯定比秦始皇、汉武帝的东巡,乾隆的南巡规模都大。
据记载,他下扬州,有船只千余艘。
最大的船有4层,长200尺,宽、高各45尺。
换算过来,船的长度六十多米接近70米,高度十几米。
当时的高楼也不过这么高。
而且70米长的船龙骨也很难找。
修这样大的船,必然耗费不少人力物力。
杨广在位14年,其中老老实实地在首都长安的时间不足1年,他策划的最有名的工程无疑就是大运河。有野史记录,隋炀帝曾得到一幅《广陵图》,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萧后问他:“知它是甚图画,何消皇帝如此挂意?”炀帝回答说:“朕不爱此画,只为思旧游之处。”广陵就是杨广待了十年的扬州。萧后听炀帝讲了江南风物后,说了一句:“帝意在广陵,何如一幸?”这正中炀帝下怀。所以大业元年(605年)通济渠刚一完工,他就急不可耐地一下江南了。
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宽、高各45尺、长200尺,共4层。最上面一层是正殿,炀帝在这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中间两层是160间雕梁画柱的房子;最下面住的是内侍和水手。皇后座船名为“翔螭舟”,规模比龙舟稍小。随行船只数千艘,其中既有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们所乘的游船,也有装各地进贡物品的货船,史书说拉船的纤夫有18万人。
皇帝出行不能没有护卫,龙舟后一方面有兵船数千艘,另一方面骑兵们在运河两岸跟随龙舟而行,旌旗蔽日。炀帝命人建造的这些船只各有名号,等级分明。隋炀帝赋诗《泛龙舟》:“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有统计说,炀帝一行的大小船只共有5191艘。
为龙舟拉船的人名为“殿脚”,意即“水殿的脚”,共有1080人。这些人“三班倒”,每班360人,使龙舟得以昼夜行进。对于“殿脚”,在《大业拾遗记》等笔记中说,隋炀帝选有1000名美女,让她们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纤。炀帝在船上观赏时,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炀帝曾靠着门帘,对身边大臣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这个故事被明朝文人进一步发挥,在章回体***《隋炀帝***》中,有人向皇上建议用美女拉纤,炀帝疑惑地问:“这样一只大船,百十名柔媚女子,如何牵得它动?除非再添些内相相帮,才不费力。”那人先说“用女子牵缆原要美观,若添入男人便不韵矣”,随后想出一个“妙招”:“古人以羊驾车,亦取美观,莫若再选一千嫩羊,每缆也是十只,就像驾羊车的一般,与美人相伴而行。”
江南世族以文化正统自居,瞧不起隋朝开国的那些关陇勋戚,所以炀帝下江南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压服他们。有一个名为何稠的人给炀帝出主意,在天子礼服上画日月星辰,用羽毛装饰仪仗,一切都豪华至极致。
为了满足皇室海量的羽毛需求,各地老百姓在水上、陆地布下天罗地网,不管是大的小的,还是美的丑的,全部一网打尽。在今天的浙江湖州地方有一棵超过百尺的大树,上面没有能让人攀爬的树枝。树顶上有一个鹤巢,人们就想砍树捉鹤。仙鹤为了不让幼鸟受伤,就自己把羽毛拔下来扔到了地上。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大吉兆,所谓“天子制羽仪,鸟兽自献羽毛。”《太平广记》说,各地的飞鸟“殆无遗类”。
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南是在大业六年(610年),入住前一年才竣工的江都宫。此时大隋朝国力臻于巅峰,外国人也都见识了中国以丝绸缠树的阔绰。除了高丽以外,各国使臣云集江都,朝拜隋炀帝。就是在这时,炀帝动了征辽东的念头,他要让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见识一下大隋的厉害。然而动员天下财力而发起三征高丽,均以失败告终。在四百年的大分裂刚刚结束三十年时,新的***就开启了。
(如果觉得有趣,请点一波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新水彩鸟兽湿画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新水彩鸟兽湿画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